打开城市窗口,走进历史殿堂。欢迎您来到营口市博物馆!
文物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彰显着岁月的沧桑,蕴涵着民族的情韵,凝聚着历史的积淀。自“金牛山人”将人类的种子播撒在远古营口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便劳动、生息、繁衍在这里,以勤劳和坚毅开拓莽莽洪荒,以聪明和智慧广播深种,使各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交汇融合,创造了既有浓重中华民族传统特征,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营口古代文化,以文明的结晶构筑起辉煌璀璨的历史长廊。
作为营口地区文物的主要收藏和宣传教育机构,营口市博物馆创建于1981年,原址位于营口楞严寺,2002年10月迁入青少年宫里新馆。新馆建筑为欧式风格,面积3200平方米,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经30余年的广收博藏,现馆藏品除金牛山遗址的化石标本外,按文物属性分11类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63件,三级文物1330件,货币、火花、皮影收藏均成特色系列。馆藏文物大部分为本地区出土,形成了馆藏品的特点。
1981年和2008年,营口博物馆分别承担了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两次文物普查中,共发现各时代遗址、城址、石棚、墓葬、庙宇、窖藏、碑刻和近代建筑物、纪念物600余处,基本探清了本地区不同面貌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其中金牛山遗址、盖州上帝庙、二台石棚因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这两次文物普查不仅为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单位定级提供了可靠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以积极的征集工作丰富了馆藏。
2004年新馆开馆以来,充分发掘营口地区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为滨城人民提供文化盛宴,共举办各类临时展、专题展160多个,流动巡回展500多场。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与大专院校、街道社区等结成共建单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编撰出版文博专业著作13部,馆内专业人员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营口市博物馆现已成为营口地区地方历史与考古研究的重镇。
地上、地下的历史遗迹和馆藏文物既是营口地区的文化资源,更是历史的宝贵财富,它们在展示自身历史、研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映托出营口地区历史积淀的丰厚。26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营口大地的骄傲,中华民族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是龙的传人的骄傲。营口市博物馆将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营口故事”为宗旨,为您展示营口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